2025年4月,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内,第六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未来”(ONE WORLD-ONE FUTURE)国际艺术展正汇聚着全球艺术界的目光。当中国青年艺术家黄梦洁的作品《混凝土脉搏》(Concrete Pulse)在聚光灯下静静陈列时,这件融合冷峻工业质感与生命律动的作品,不仅成为她个人艺术生涯的里程碑,也成为中国当代视觉艺术新力量的一次有力发声。
卢浮宫殿堂的东方回响
UWEE卢浮宫国际艺术展并非普通的国际展览。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支持,UWEE集团联合多国政府及社会组织共同打造,以“促进全球文化交流,搭建艺术对话平台”为使命。展览历年来严格甄选参展作品,其证书由委员会主席吉尔伯特·范·克尔克霍夫(Gilbert Van Kerckhove)亲笔签署,权威性备受国际艺术界认可。黄梦洁的《混凝土脉搏》从数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表现”认证,并被特邀作为代表作品展出。评委会轮值主席吉尔伯特在推荐信中特别指出:“黄梦洁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天赋……她拥有敏锐的色彩感知力和独特的美学意识,善于捕捉常人忽略之美。尤为可贵的是,她已形成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与技法,作品充满蓬勃的想象力,其创作超越了单纯模仿,勇敢步入了原创领域。”
东西方视觉语言的熔铸
黄梦洁艺术风格的成熟,植根于其跨越东西方、融汇多种媒介的专业求索之路。她最初的视觉训练始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摄影专业(2011-2015),镜头后的世界培养了她对光影、构图和瞬间叙事敏锐的观察力。随后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的硕士阶段(2017年入学),她进一步拓展了艺术表达的维度。为了更深入地探索视觉语言的可能性,她中断了国内学业,远赴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深造视觉传达硕士(2018-2019)。伯明翰这座工业城市的肌理与活力,以及欧洲当代艺术前沿的理念碰撞,深刻重塑了她的艺术思维。这段经历使她成功地将摄影的纪实性、设计的构成感与纯艺术的观念性熔于一炉,为其日后独特的视觉表达奠定了坚实基础。
《混凝土脉搏》:城市的生命律动
《混凝土脉搏》正是这种多元背景淬炼下的结晶。作品名本身即一个充满张力的隐喻——“混凝土”象征着现代都市的冰冷、坚硬与庞大结构,而“脉搏”则代表着其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情感流动。黄梦洁运用其精熟的视觉语言,在画面上构建起刚柔并济的视觉体验。她可能以摄影捕捉的城市肌理为基底,通过绘画或数字手段进行叠加、解构与重组,在看似冰冷、重复的几何线条与斑驳的材质表面中,巧妙地嵌入富有节奏感的色彩跳跃或充满温度的光影变幻。这种处理并非对城市景观的简单再现,而是艺术家深入都市灵魂后提炼出的精神图景——在秩序之下寻找诗意,于坚硬之中感知柔软,在机械的轰鸣里听见生命的回响。吉尔伯特主席所赞誉的“独特风格”与“原创性”,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UWEE卢浮宫艺术展的聚光灯,将黄梦洁推向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混凝土脉搏》艺术价值的权威背书,更是对她多年潜心探索视觉艺术边界的充分肯定。她的成功路径清晰地勾勒出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成长样本:深厚的本土艺术教育根基,主动拥抱国际视野的勇气,以及在跨文化、跨媒介实践中淬炼出的独特艺术个性。她的作品证明,源自中国的艺术表达,完全有能力以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创新的视觉语言,在世界级的艺术殿堂引发共鸣。
黄梦洁的艺术之路,如同她作品中那条跳动的“脉搏”,持续而有力。卢浮宫的认可是一个耀眼的路标,但绝非终点。在东西方艺术语汇交融的深厚土壤中,她已培育出极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未来,这位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视觉艺术家,能否以其敏锐的感知力和旺盛的创造力,在当代艺术星空中刻下更璀璨的轨迹?世界正拭目以待。而此刻,在卢浮宫的光影里,《混凝土脉搏》的每一次无声律动,都在诉说着一个属于中国新生代艺术家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未来——当钢筋水泥的丛林被赋予心跳,艺术便成为唤醒城市灵魂的永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