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古玩
摄影
书画
收藏
展览
艺术家
税洋珊:在理工思维与设计美学之间找寻最优解
发布时间:2025-04-16 22:53   |   来源: 艺术中国   |   责任编辑:李格林

活跃在品牌设计与字体设计领域,税洋珊更为人熟知的是昵称“酸酸”。作为国内少有的横跨工科与艺术领域并自学成才的艺术总监,她的经历带着某种令人惊讶的错位感。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她,从大学二年级开始便开始她从实习生开始的平面设计生涯。这位非科班设计师先后经历过设计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正式工作的第二年便创业做过设计工作室,还有长达几年的独立设计师阶段。从业十年间,她为多个知名品牌构建过品牌形象。从2023年开始,她作为the PIN projects创意品项的艺术指导,为多个大型艺术展览和商业体提供视觉解决方案。

1.介绍一下您的成长环境,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上设计和创作的道路的?

我是重庆人,小时候喜欢看漫画、写书法,承包了从小到大的黑板报。还喜欢给朋友们做各种手工小礼物,立体贺卡、折纸玩具、手绘鞋包之类的,朋友们都也不嫌弃,给予了许多正向反馈,顺理成章地推着我走向了设计道路。

2.是否能聊聊您当初为什么从工科专业毕业后放弃本专业,走上设计这条路?

其实我在高考前就已经明确了目标专业工业设计,这是个很理性的选择,因为我喜欢物理,同时也喜欢写写画画,工业设计正好是理工和艺术的交叉学科。可惜在择校的时候没有如愿录取到设计专业,被调剂到了自动化系。所以后来的自学和转行其实都是继续走该走的路。

3.那您觉得本科专业对您的设计工作有哪些帮助,没有系统接受过设计教育是否会有什么影响呢?

与其说是本科专业,倒不如说是因为中学时期是理科生,我的思维方式是被逻辑推理塑造的,所以与很多创作型设计师不同,我的工作方法会比较偏“问题解决”型。我在商业设计中非常追求精准传达,“目标实现了多少”是很重要的指标。

对于设计教育的问题,没能去到想去的专业,难免是有遗憾的。但设计本来就是一个学无止境且应用型的学科,以国内的本科教育现状,即使学了四年,也不一定达到一个合格设计师的标准。所以,在设计这场长跑中,无论起步早晚、速度快慢、有没有人帮助,我们只需要做的事就是不停跑。

4.除了设计公司,您也曾就职过互联网公司。请谈谈您在甲方和乙方公司做设计有何异同?

首先我先假定我们作为设计师无论在哪个公司工作所做的事情都是服务于“商业”或者“功能”的,那如果是这个前提,我认为设计工作的本质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使用某种设计策略以某种表现手法传递某些信息。而在所谓甲方乙方公司的区别主要在于项目类型、公司体量、汇报对象、薪资水平、发展路径等方面。从现实层面来说,去乙方公司更容易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项目,薪资水平更低,但是成熟之后上限更高;去甲方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主要是在做一颗合格的螺丝钉,付出时间且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但长线来看容易遇到职业瓶颈问题。

5.作为一个品牌设计师,您在字体设计上花费了很大精力,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字体是我相对比较敏感的领域,设计字体时的掌控感和创作自由度能给我带来很大的正反馈。同时在品牌项目里,字体设计的品质感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品牌最终的面貌,无论是图形还是字体,我都非常在乎执行层面的质感。

6.您目前是作为艺术指导带领团队做项目,这种工作方式和您作为独立设计师工作的状态和模式有何区别?

我认为团队协作最大的优势和最大劣势都来自于不可控性,因为人与人不同,所以无论基于一个多么成熟的流程,都不能确定会产出什么结果。所以指导的工作常常伴随着惊喜与失望,而最终在你的推动下最终形成了某个令人欣慰的结果时,这种成就感是独立工作感受不到的。同时因为大家各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能力点,团队协作会有更丰富的创作思路和手段,迸发出更多能量。

7.面对当下的经济环境和人工智能冲击,您觉得一个年轻的设计师会遇到哪些机遇和挑战,该如何面对,如何寻找机会?

设计作为商业链条的末端服务业,行业兴衰确实依赖于经济环境,加上人工智能对低端重复性劳动岗位的替代,整个行业规模能容纳的就业必然缩水很多。但即使是在兴旺时期,我也不认为设计是一个好的“糊口”工作,要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首先得对设计有一定的敏感度和足够支撑长线发展的热爱度,否则完全不如投身其他产业。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先评估是否真的感受到了成为设计师的召唤,如果是,那就努力完成好每一个任务,持续表达,机会自然会出现,一直跑直到成为理想的自己。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可信网站

CopyRight © 2017-2018 http://shineup.artcn.org.c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正在上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