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正在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的苏联,已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然而,此时的苏联城市现代化速度远不及其工业发展的速度,与当时的伦敦、巴黎、纽约相比,莫斯科陈旧的环境、落后的设施、弯曲的窄路、零碎的街坊,均与其首都地位极不相称。以斯大林为核心的领导集团意识到,莫斯科必须改变落后的城市面貌。1931年6月,苏联中央委员会发布的决议指出:“没有一个建设总计划,莫斯科的建设将会产生混乱现象。因此,必须拟定一个认真的、科学的、技术的和经济的发展莫斯科市政建设的计划”
作为20世纪规划史中的重要里程碑,《莫斯科改建规划》最主要的遗产价值是它初步构建了一套“社会主义城市”的规划方法。相较于同时期仍停留在“殖民主义规划”“城市美化运动”的西方城市规划,它所体现的规划思想在1930年代—1950年代的国际城市规划界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明显的示范意义。1937年英国规划专家编写的《正在建设的莫斯科》(Moscow in the Making)对莫斯科改建规划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如果该规划得以实现,将创建世界上有史以来规划最完善的城市”。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面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背景下,《莫斯科改建规划》得以在中国知识界传播。作为1953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成员的梁思成,在访问归国后撰写的文章中提到:“莫斯科改建计划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文件”。1954年,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翻译出版了《城市规划设计参考资料:关于莫斯科的规划设计》,向国内规划工作者传递了莫斯科规划建设的宝贵经验(图1)。
图1 《莫斯科改建规划》译本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专家全方位地参与了中国的城市规划实践活动。在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苏联专家不同程度地参考或直接复制了莫斯科中心区“三轴放射”的空间特征。以1954年穆欣主持制作的《兰州市总体规划示意图》为例,方案以省级机关为中心放射出三条轴线,分别与玉泉广场、铁路机关和火车站相连,建立了强烈的空间秩序。巴拉金(Баракин)参与制定的包头、洛阳的规划方案运用了同样的手法,即将标志性建筑、纪念集会广场、站前广场、大型公园、工业基地等重要元素作为对景,在此基础上形成笔直的林荫大道。新中国首批工业新城的建设基本遵循了原有的规划方案,时至今日,无论是从鸟瞰图看还是在城市中行走,均能感受到这一独特的空间结构(图2)。
图2 莫斯科改建规划(1935)和“三轴放射”在中国城市规划方案的应用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住宅紧缺问题,急需一套可行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住房生产。在“以苏为师”的背景下,“扩大街坊”的概念得以传播,并成为1950年代中国工人住区规划建设的原型。首都北京和重点建设工业城市大量采用了“扩大街坊”的空间组织模式,典型的案例包括北京百万庄小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活区、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生活区、沈阳铁西工人村。街坊式住区是中国住宅发展史的重要阶段,见证了中国住宅由传统单层院落到现代多层住区的转变,记录了1950年代中国住区的建造技术和文化特点,是极具特色的住区类型。时至今日,街坊式住区强烈的形式感和秩序感已成为中国城市极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街坊式住区也成为当前我国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主要对象。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街坊式住区的遗产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相关改造活动多采用标准化的操作方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住区空间价值的彰显和历史文化的传承等关键问题(图3)。
图3 新中国成立早期规划建设的街坊式住区
本文浅析《莫斯科改建规划》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试图更好地追溯和把握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知识的源流。理念方法层面,人口规模和密度控制、公共健康导向的分区原则、多学科综合决策等理念,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具有可操作性,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源头。作为内在的框架结构,这些初始的设定已嵌入中国当代城市规划的实践,其蕴含的对人居环境的重视、对公共健康的关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空间形态层面,新中国初期的城市空间营建采用了与莫斯科相似的空间形式,三轴放射、绿地系统、扩大街坊等形态和内容仍隐含在当今的城市空间中,反映了规划理论跨国传播的现象,可视为规划遗产的一种特殊类型。
作者:郭颂